close
肥胖不僅是成人常見的慢性病,對兒童的威脅也不容忽視。國際醫學期刊報導,1970年代,美國兒童、青少年只有5%體重過重,到了2000年已增加為15%,小胖子的比例在30年間成長了三倍!

台灣的情況也不遑多讓,根據衛生署1997到2002年的國民營養調查,6到12歲兒童體重過重者高達15%,而肥胖比例更達12%。傳統的育兒觀總以為小孩要養得白胖才好,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觀念顯然要改變了!

一般而言,肥胖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來判斷,也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成人BMI若介於25~30就算體重過重,超過30為肥胖;但兒童的BMI值,有另一套標準。

首先,正常兒童的BMI值,在嬰兒時期會急速成長,兩歲以後下降,BMI值的最低點約在4到7歲,而後又逐年上升直到青少年時期,因此,兒童肥胖的標準應向下修正。

以六歲兒童為例,男童的BMI值若超過17.8為體重過重,超過19.7為肥胖;女童的BMI標準,則分別在17.6及19.4以上才算體重過重及肥胖。原則上,不建議對兩歲以下的寶寶控制飲食及體重,以免影響正常生長發育;但兩歲以後,就該注意寶寶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兒童及青少年的肥胖,不僅影響小時候的健康、生長及社會心理發展,也會增加成年肥胖機率,引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曾有研究指出,國小學童若肥胖,二分之一的人長大後也會肥胖,而肥胖的青少年,更有高達七、八成在成年後有肥胖問題。

其實,兒童肥胖除有害心血管健康,對內分泌、肝膽、骨骼、肺臟、神經系統也不好,可能造成性腺及生殖器官發育不良、膽結石及肝功能異常、增加骨折、氣喘及睡眠呼吸終止的危險性,甚至影響人際關係及自尊心。

因此,預防肥胖須從兒童時期就開始,家長平時應注意小孩的飲食習慣,減少市售飲料、汽水及油炸類食物的攝取,改掉吃零食、宵夜的習慣,並增加小孩的活動量,避免長時間耗在電視、電腦或遊戲機前,多作運動。只要及早紮根,遠離小胖子的夢魘,不是難事!



有朋友就會問我說:”小朋友可以喝奶昔嗎?”答案是,當然可以,它是一個含有23種維生素礦物質,但一杯熱量也才80卡,這樣對小胖子可以做好體重管理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ry5407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