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副教授王應然研究團隊經小鼠實驗證實,柑橘屬植物中的化合成分5-OH-HxMF (5-hydroxy-3, 6, 7, 8, 3’, 4’-hexamethoxyflavone,屬於多甲氧基類黃酮)具有抗發炎與抗腫瘤生成的特性,可作為抑制發炎相關腫瘤生成的新試劑。該項研究及相關成果已在2007、2008年國際腫瘤學期刊”Carcinogenesis ”刊登。

自2003年起,王應然副教授研究團隊在成大自行發展小鼠皮膚兩階段動物致癌實驗模式,從事環境毒物致癌及食品中之成分對於癌症的預防之研究,進而測試食物的成分中是否具有預防癌症或抑制發炎的功能,該團隊特別針對柑橘類果皮中所含有的5-OH-HxMF對於可能引發癌症的發炎因子iNOS與COX-2表現之影響並探究其基本分子機制。

王應然副教授研究團隊初步以小鼠做為研究的對象,在小鼠皮膚注入啟始劑及促癌劑誘發發炎反應,進而引發小鼠皮膚乳頭狀瘤(papilloma)即俗稱的皮膚癌,然後選擇冬季盛產的柑橘類水果果皮成分進行測試與研究。另外,由於近來甜橘(sweet orange)果皮所萃取的5-OH-HxMF與其他PMFs經披露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促使王應然副教授投入其抗發炎反應及抗腫瘤活化的研究。

王應然副教授〈如圖〉表示,柑橘類果皮中含有化合物Polymethoxyflavones (PMFs),特別在於sweet oranges及mandarin oranges的果皮中含量最多,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包含抗致癌性、抗發炎反應及抗腫瘤活性。柑橘類水果中所具有的一些食用性植物化合物(food phytochemicals)及類黃酮(flavonoids)被確認可預防癌症的誘發,再加上PMFs在小腸具有較高的滲透性,易於吸收並進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故柑橘類水果的果汁已成為極重要的防癌劑之一。

目前已知發炎反應與致癌有密切關係,並且會造成細胞進行前惡性(premalignant)及惡性轉形。王應然副教授研究團隊利用橘皮中的5-OH-HxMF除測試抑制致癌劑所誘發的發炎反應,並就5-OH-HxMF對於小鼠皮膚腫瘤生成的抑制能力加以研究,包含腫瘤發生率、多發性及體積等等。經實驗發現:5-OH-HxMF對小鼠皮膚經由致癌劑刺激所產生的發炎反應具有相當好的抑制效果;簡單的說,5-OH-HxMF成份可使老鼠皮膚發炎的iNOS與COX-2基因表現明顯下降,小鼠之皮膚恢復正常。同時也發現,在健康的小鼠皮膚中,5-OH-HxMF可降低致癌因子轉移至細胞核與DNA結合現象。

iNOS與COX-2是人體中與發炎有關最具指標的蛋白質,尤其iNOS在結腸的腫瘤生成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被認為可促進腫瘤發展。把5-OH-HxMF抑制劑塗抹於小鼠皮膚後進行觀察,發現可有效拮抗iNOS與COX-2的蛋白質表現,使iNOS與COX-2兩個發炎蛋白質退回到正常的狀態,研究團隊由此推測5-OH-HxMF透過抑制發炎可達到預防腫瘤的形成。

此外,王應然副教授也在小鼠皮膚形成皮膚癌後測量其表皮厚度、白血球浸潤、細胞增殖核抗原染色細胞百分比(the rate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stained cells,PCNA),詳細評估5-OH-HxMF於活體內抗發炎與抗腫瘤生成的特性,發現5-OH-HxMF確實具有抑制能力,可降低老鼠皮膚發炎因子(iNOS和COX-2)抑制致癌過程中所導致的老鼠皮膚發炎。王應然副教授強調,該研究結果通用在所有癌症的機轉,值得進一步開發為日常的食品添加或補充劑,作為抗發炎及預防癌症的保健食品。

王副教授表示,癌症的動物實驗模式已經建立超過五十年,他的研究團隊所運作的小鼠皮膚兩階段致癌模式是利用較低劑量的典型致癌物質,作為癌症啟始劑,並重複塗抹促癌劑,二十週即可成功誘發癌症的形成(在人體中癌症的形成可能需要二十至三十年),藉由此模式可研究各種天然物的成分是否可以減緩腫瘤的形成。王應然副教授的研究團隊,獲得美國蘿格斯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何其儻所提供的化合物成分,然後進行基礎的科學實驗與研究。

王應然副教授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成大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博士生賴慶紓、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系潘敏雄教授及美國蘿格斯大學食品科學系何其儻教授等。小鼠皮膚兩階段致癌模式為該團隊目前極為感興趣的研究模式,利用此模式可評估一些具有潛力的成分,例如抗氧化、抗發炎物質,是否具有預防癌症的效果,相信不久之後,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轉載:http://n.yam.com/msnews/mkarticle.php?article=200901090066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nry5407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