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僅是成人常見的慢性病,對兒童的威脅也不容忽視。國際醫學期刊報導,1970年代,美國兒童、青少年只有5%體重過重,到了2000年已增加為15%,小胖子的比例在30年間成長了三倍!
台灣的情況也不遑多讓,根據衛生署1997到2002年的國民營養調查,6到12歲兒童體重過重者高達15%,而肥胖比例更達12%。傳統的育兒觀總以為小孩要養得白胖才好,隨著時代變遷,這樣的觀念顯然要改變了!
一般而言,肥胖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值來判斷,也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成人BMI若介於25~30就算體重過重,超過30為肥胖;但兒童的BMI值,有另一套標準。
- Aug 19 Tue 2008 00:00
<減重>遠離小胖子的夢魘
- Aug 18 Mon 2008 23:58
<減重>安全減重要點
(一)每天至少要攝取1200卡以上
最好是每天減少500卡的熱量攝取,加上適量的運動,才不會造成營養不良的狀況,也不會使基礎代謝率下降。
(二)減重每週不要超過1公斤
不過1公斤是對超重20%的肥胖者來說的,如果您的體重在20%以內,或是理想體重者想再減輕體重,都建議每週不要減重超過0.5公斤。
- Aug 18 Mon 2008 23:52
吃素減肥觀念錯誤 營養師提醒重點在攝取熱量
更新日期:2008/08/04 13:35
近年來「養生風」盛行,許多人趕上「吃素」風潮,將吃素和低脂肪、低熱量、高健康畫上等號,也有人以吃素來減肥,營養專家指出,飲食是肥胖的重要關鍵,與吃素、吃葷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與攝取的總熱量多少有關;其實許多茹素者不僅身材圓潤,健康狀況也未必理想。
(劉怡伶報導)
- Aug 18 Mon 2008 23:49
10大飲食祕訣,享瘦很Easy!
⊙劉桂蘭中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婦科主任) 談到減肥,人人有一套奉行的減肥聖經,如:不能吃飯麵及肉類、每天只吃午餐和亢餐二頓就會瘦、只要什麼都不吃一定會成功…,但這都是許多減肥者的錯誤觀念。
或許一味教你少吃,或盲目地不吃某種食物的減肥法,真的能讓你在短時間內瘦下來,但是減肥過程卻也會令你「痛不欲生」,例如蘋果減肥法、水煮雞肉減肥法,吃到後來絕對會害你看到蘋果、雞肉就噁心反胃,且等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又會像吹氣球般迅速膨脹起來,無疑是得不償失!
所以,能讓你瘦得健康又長久的減肥法,才稱得上是效的減肥法,而祕訣就在於運用控制飲食的方法,聰明地攝取足夠的「營養」、減少「熱量」的吸收,達到既減肥又強身的功效。
- Aug 18 Mon 2008 22:52
最不會造成肥胖的進食方法
曾漢棋(曾漢棋綜合醫院院長/春暉醫星球顧問) 調整進食順序可以減少我們的食慾及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對減肥有幫忙!
用餐前先喝一杯水,接著吃蛋白質類食物(肉、魚、蛋、豆類)適量,接著吃脂肪類食物,再來吃蔬菜、水果,最後才吃澱粉主食(米、麵、馬鈴薯)。
為什麼蛋白質類要先吃呢?因為蛋白質對減肥者之營養很重要,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則人體的瘦肉組織(包括肌肉、內臟)會逐漸分解消失,對健康不利,故蛋白質之量要足夠。
- Aug 18 Mon 2008 22:45
盛夏消暑吃冰法,營養兼顧不發胖
uho編輯部
炎炎夏日,民眾最常見的消暑方式,不外乎珍珠奶茶、各式茶飲等現搖冷飲,或是一盤充滿各式配料的剉冰;但這些冰品飲料雖能讓人透心涼,它所帶來的熱量卻可能危害健康,想要消暑又顧健康,就得注意一些小撇步。
以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為例,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張智傑營養師表示,在甜度正常、珍珠份量不減少的情況下,熱量至少400大卡以上,喝下一杯相當於吃了一碗半的白飯。而過多的熱量攝取,不但會使體重增加,更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尤其對糖尿病患而言,冷飲冰品恐造成過多熱量和糖類的攝取,不利血糖調控。
- Aug 18 Mon 2008 22:43
美研究 果糖易快速生成體脂肪
更新日期:2008/08/08 04:09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果糖的甜度居所有天然糖類之冠,是加工食品的好幫手,坊間珍珠奶茶等杯裝飲品也多使用人工果糖來調味。不過,最新研究顯示,果糖讓身體與肝臟囤積脂肪的速度,比其他糖類都快。
- Aug 18 Mon 2008 20:10
”大格局”出自某總裁的一番話
今天我有個伙伴告訴我一件事,我覺得這才是大格局的人
我的伙伴在賀寶芙的上線是總裁,當她知道他來到清醍醐時,她就告訴他,
沒關係,如果你覺得清醍醐比較適合你,你可以去經營看看
- Aug 18 Mon 2008 19:57
【好玩】算命改名字
今天,有個伙伴問了我一句話”柏秀,你的名字是不是改過而且算過?”
我問了他,為什麼這麼問?
他回答我說,他特地問了一個算命的說”如果他跟沈柏秀做事,會不會賺錢”
- Aug 18 Mon 2008 15:25
為什麼你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腸道?健康的最大威脅來自腸道!
為什麼你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腸道?健康的最大威脅來自腸道!
一、因為腸道是生命的動力,健康的基石
1.腸道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養分
- Aug 18 Mon 2008 15:18
殺手級5大年菜 引發胃食道逆流
殺手級5大年菜 引發胃食道逆流
更新日期: 2008/01/26 04:09
筍干蹄膀、佛跳牆、麻油雞 第一名
- Aug 18 Mon 2008 15:12
腸道菌相變化
腸道菌相變化
在完全無菌的子宮中生長的胎兒,由脫離子宮,進入產道開始,就開始與無數的細菌接觸,24小時後糞便中的細菌數目就已經達到每克1000億以上,1週左右就達到平衡,形成以雙歧桿菌為主之嬰兒型腸道菌相。離乳後,諸如Bactericides、Eubacterium等厭氧菌上升,形成成人型的腸道菌相。
進入老年期時,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雙歧桿菌大幅降低,而Clostridium則大幅上昇。這種腸道菌相,稱之為腸道老化現象,也常見於生活不正常、工作緊張、飲食失衡的年輕人。許多人生理年齡也許只有30歲、40歲,而『腸道年齡』可能已老化到60、70歲的程度了。
- Aug 18 Mon 2008 15:04
小心胃痛的警訊
很多上班族經常早上趕著上班,突然胃痛難耐;或待會要開會,一緊張便開始胃痛。
胃痛,是上班族常見的身體疼痛,尤其是壓力過大、步調過於緊湊的上班族最容易有經常性胃痛困擾。
根據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指出,胃痛分為心理性與生理性,心理性胃痛對身體較不會產生立即性傷害,但為了長期個人健康考量,上班族仍要謹慎面對每次胃痛。
心理性胃痛最為常見
- Aug 18 Mon 2008 15:01
【轉載】不明腹痛,小心潰瘍作崇
不明腹痛,小心潰瘍作祟
更新日期:2008/06/02 11:09 uho編輯部
一位28歲王姓男子,近一年來飽受腹部不明疼痛之苦,本身是B肝患者的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肝臟又出了問題。今年初,他希望透過全面而專業的檢查找出病灶;針對他的需求設計最適合的健康檢查項目,才赫然發現腹痛的來源並非肝臟病變,而是胃部潰瘍所引起。
- Aug 18 Mon 2008 14:51
<健康>小心胃痛4大警訊! ~請從腸道保健開始~
2008/06 康健雜誌 115期
20多年前,連續劇「星星知我心」風靡全台,劇中的媽媽古秋霞因罹患末期胃癌,不久人世,不得不把5個孩子送養,故事賺人熱淚。
當年胃癌名列台灣十大癌症死因前茅,儘管現在已退居第五名,而且發生率在每個年齡層都逐漸減少,但多數患者仍像秋霞媽媽一樣,被診斷出胃癌時已是晚期,治療的預後並不好,顯示在早期診斷上還有待努力。
- Aug 18 Mon 2008 14:45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人,胃腸漂亮,不健康的人,胃腸醜陋,」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你的健康好不好,從腸與胃的長相就可看出」,活躍於美、日的胃腸內視鏡外科醫師新谷弘實整理45年臨床經驗,教讀者追求不臥病的長壽,才是真健康。
- Aug 18 Mon 2008 14:42
生技業三年開花結果~~~認識中天
中天(4128)生技公司董事長路孔明昨(6)日表示,台灣生技發展將接近開花結果的臨界點,他預期三年內必有一家生技公司及研究機構,可獲得跨國藥廠100億元以上市場授權金。
中天生技目前的發展模式,一方面擴充保健品行銷平台,在海峽兩岸建立四家行銷及生產基地;另一方面,中天也積極投入植物新藥的開發,雖然上半年稅後虧損4,811萬元,不過經建會日前通過「新藥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可列無形資產」,中天卻是極少數符合資格的生技公司。
路孔明表示,跨國藥廠近年來的市場發展已面臨瓶頸,許多藥廠的暢銷藥品專利過期,急需尋找新的藥品金雞母,藉以維持公司股價不墜,因此正前往世界各地尋找可收購的新藥。
- Aug 18 Mon 2008 14:39
競逐40億美元市場大餅
競逐40億美元市場大餅 2007/1/3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中天生物科技公司昨(2)日表示,研發的準植物用藥MS-20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通過,將在今年進行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一旦獲准進入市場後,有機會搶攻一年40億美元的市場商機。 中天除投入開發植物新藥,同步發展保健食品與通路,已建立1,200多家李時珍本草屋,最近更成立清醍醐健康事業公司,發展直銷事業。 中天生技總經理陳俊宏表示,MS-20是由食品中常見的黃豆萃取醱酵而成,因此非常安全,中天掌握的核心技術是以特殊菌種找到黃豆特殊基質,可調節癌症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改善病人食慾不振等情形。 陳俊宏表示,MS-20掌握11項製程及產品專利,且擁有多數中草藥無法達到的化學製藥與管制(CMC)標準。中天六年前開始研發MS-20,除去年10月向FDA提出植物新藥臨床第二期試驗外,也早已獲國內衛生署核准執行三期臨床試驗,這項試驗目前已收了四分之三病人,一旦完成試驗,將向國內申請上市許可。 陳俊宏說,FDA昨天發文核准MS-20的試驗,中天將於今年底在國內針對肝癌末期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正向衛生署報備,該項產品估計2011年上市,搶攻全球40億美元市場。 根據FDA資料顯示,全球已有200多件植物藥申請新藥臨床試驗,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及台灣的藥物共有10項,中天申請的MS-20,是台灣第一件以癌症相關治療為訴求的準植物新藥。 轉載自:【2007/01/03 經濟日報】
- Aug 18 Mon 2008 14:34
《生醫股》中天今年可望虧轉盈,股價撥雲見日,強攻漲停!
2008/02/01 12:53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近期因應企業重組、專業分工,將研發中心有關特定植物藥萃取相關業務分割設立合一生技公司的中天生技 (4128) ,今年將維持新藥研發、通路佈建雙向發展。法人認為,在新藥研發通過FDA通過進行臨床下,有機會授權國外藥廠取得授權金,加上通路佈建今年效益將逐漸顯現,今年可望虧轉盈。由於股價跌深,今日盤中強攻漲停,一掃近日大跌下跌走勢。
- Aug 18 Mon 2008 14:19
色素的基本常識--何謂天然色素和人工化成色素
第187期 作者/陳俊成 ● 前言 早在西元前1500年的埃及,人們就開始進行對食物的著色,利用天然抽出物及酒類的添加,以改善糖果的顏色。到了19世紀中葉,利用各種香辛料(如藏紅花)來調色,已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第一眼看到某一種食物時,對該種食物的第一個印象即是顏色,可以根據該食物的顏色來評判其香氣與品質。例如成熟且具甜味的柳橙應呈黃色,成熟的番茄應為紅色,而燒焦的食物則為黑色或深褐色;食品的顏色不僅可以挑起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更可以做為消費者選購的依據。在食品中添加色素的理由有四,即(1)強化食品本身所呈現的顏色,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確保每批產品顏色的一致性,(3)修補食品因加工過程所造成顏色上的變化或損失,(4)使顏色不良或無色的食品變為具有光鮮亮麗顏色的食品。由此可見,食品調色對食品工業的重要性。 天然色素(Natural Colorants)的來源廣泛,包括植物色素、動物色素、微生物色素及焦糖色素等;許多蔬菜、水果及香辛料等植物都含有大量天然存在的色素,是天然色素的主要來源,這些天然色素包括花青素(Anthocyanins)、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葉綠素(Chlorophyll)等;動物血液中的血紅素(Haems)則為動物性天然色素的代表;已經商業化量產及應用的微生物天然色素為紅麴色素(Manascus)。天然色素在應用上雖然較人工色素更為昂貴,且安定性較差,但是卻具備安全性的絕對優勢。基於來自社會大眾的需求及政府管理日趨嚴格的雙重壓力,將促使廠商增加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因此未來天然色素市場將呈現持續成長的現象。 食用色素的分類 自從西元1856年William Perkin發明人工合成色素以後,人們即開始在食品中添加人工合成色素(Synthetic Colors)。西元1976年開始,由於合成技術的精進,使得天然色素成分的合成技術獲得突破性的進展,而發展出合成天然色素(Nature-Identical Colors)。因此目前可將有機食用色素分為合成色素、合成天然色素及天然色素三大類。 合成色素:由化學合成方式所得到的色素,這些色素並不存在於自然界中,例如晚霞黃(Sunset Yellow,黃色五號)、藍光酸性紅(Carmoisine)及酒石黃(Tartrazine)等。 合成天然色素:以化學合成的方式所合成,存在於自然界之色素,如β-胡蘿蔔素(β-Carotene)、核黃素(Riboflavin)及角黃素(Canthaxanthin)等。 天然色素:這些有機色素係衍生自天然可食用來源,經認可的加工過程所得到的食用色素,如薑黃素(Curcumin)、胭脂樹色素(Bixin)及花青素等。 焦糖色素由於以化學修飾方法製造而得,且在製程中使用氨及其鹽類,因此與葉綠酸銅一樣,未能符合天然色素的要求。 歐美天然食用色素的管理 天然色素雖然廣泛被允許做為食用色素,但各國對天然食用色素的定義及許可情況並不相同,有些物質被認定為香料而非色素,因此許多香辛料不被認定為色素。以瑞典為例,該國認定薑黃、辣椒、藏紅花及檀香木不是色素,而是香辛料。其他如義大利、荷蘭、瑞士及挪威等國的食品法規都有類似的規定。 歐盟及美國所認定的天然色素如表所示。美國FDA認為凡是使用表列之天然色素者,可不必提出證明,因此也不須FD&C號碼。國際上對天然色素的管理並不很嚴格,在色素的使用上,只要記著三項原則即可暢行無阻,這三項原則為(1)選用國際所廣泛認可的天然色素,(2)對各國所認定可以進行調色的食品進行調色,(3)對食品進行調色時所添加的色素量應低於最高含量的管制。例如甜菜根抽出物在瑞典是允許使用的天然色素,但是卻僅允許使用於特殊食品中,如糖果、麵粉糕餅及食用糖衣中,其使用量也有所限制,在食用糖衣中的用量不得超過20毫克/公斤(以甜菜紅計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_cNAI3yHHh7SGNFDxQ--/article?mid=65